李峤的《中秋月二首·其二》是一首描绘中秋夜美景和人们团聚欢乐情景的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比安定的表面现象和局部事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无常感慨。
诗文
```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译文
```
圆月升上广寒的天空,都说四海之内皆相同。
怎知千里之外的某处,没有雨落同时刮着风?
```
诗文解释
圆魄上寒空:
描绘了中秋之夜,一轮明月升上寒冷的天空。这里的“圆魄”指的是中秋的圆月,而“寒空”则形容了夜晚的寒冷和空旷。
皆言四海同:
人们都说四海之内(即全世界)的月色都是一样的。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中秋月色的普遍认同和赞美。
安知千里外:
哪里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这里的“安知”表示疑问,暗示着诗人对这种普遍说法的质疑。
不有雨兼风:
没有急风暴雨。这句话与前一句形成对比,指出即使在一个地方是晴天,千里之外的地方也可能有风雨交加。
赏析
李峤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还通过对比安定的表面现象和局部事实,表达了对社会动乱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诗中的“圆魄上寒空”和“皆言四海同”展现了中秋月色的普遍美丽,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则通过对比,提醒人们事物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现实和情况。
总结
李峤的《中秋月二首·其二》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亮和人们的普遍说法,表达了诗人对中秋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寓意丰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