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暗则信的成语?

时间:2025-03-17 19:52:03 说说文案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是指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王符的《潜夫论·明暗》,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成语。

成语解释

兼听则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偏信则暗:只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出处

《潜夫论·明暗》:王符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反义词

兼听则明:与“偏信则暗”相对,强调通过多方面的听取意见来明辨是非。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描述不能明辨是非的情况。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这个成语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结构

偏正式成语:由“偏信”和“则暗”两部分组成,表示一种因果关系。

形式

常用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避免片面性和盲目相信某一方面的话,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