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动物根据其濒危程度和重要性,分为 四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保护动物:
指濒危程度极高、数量极少的动物,如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等。这些动物在中国法律中被视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杀、交易和利用。
二级保护动物:
指濒危程度较高、数量较少的动物,如亚洲象、黑麂、金钱豹等。这些动物也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但相对于一级保护动物,其保护程度较低。
三级保护动物:
指数量逐渐减少、濒危程度较轻的动物,如野猪、红鹳、鸳鸯等。这些动物在中国法律中也受到保护,但相对于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保护程度更低。
四级保护动物:
指数量较多、但仍需保护的动物,如鸽子、松鼠、兔子等。这些动物在中国法律中也受到保护,但相对于前三级保护动物,其保护程度最低。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保护动物还可以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
综上所述,国家保护动物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级保护动物和四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