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励后人光大门楣的格言和古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先修养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沉迷于安逸的生活,否则可能会导致衰败甚至灭亡。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惊人成就的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这句话表达了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决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决心,即使生命终结,也要留下光辉的事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人不仅要专心学习,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否则会一事无成。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赢得世人的认可。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这句话激励人们要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并告诫子孙后代在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学习古人的长处,广泛吸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即使忘记了吃饭和忧愁,也要不断追求知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否则到老年时只会空留遗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详细描述了学习的五个步骤,鼓励人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也激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这些格言和古训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励后人不断努力,光大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