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哀鸿遍野的解释?

时间:2025-03-17 14:15:18 伤心文案

“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是一个成语,由“家破人亡”与“哀鸿遍野”两部分组成,整体形容因天灾人祸导致的极度悲惨社会景象。具体解析如下:

一、成语构成与字面含义

家破人亡

指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庭遭受毁灭性打击。

哀鸿遍野

哀鸿:

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遍野:遍及田野郊外,形容范围极广。

整体比喻因天灾人祸(如战乱、饥荒)导致大量灾民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悲惨场景。

二、成语出处与演变

出处: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中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原指大雁因失群或迁徙而悲鸣,后借喻人类因灾难而痛苦。

演变:在清代汤斌的《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等文献中,该成语被用于描述严重灾荒导致的“哀鸿遍野”的惨状。

三、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使用场景:常用于描述战争、天灾(如洪水、旱灾)等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民生危机,例如:

> 战乱之后,哀鸿遍野,硕鼠兴歌。

情感色彩:贬义,带有对灾难中无助民众的同情与悲愤。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饿殍遍野(侧重饿死)

民不聊生(强调生活困苦)

反义词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通过“哀鸿”与“遍野”的意象,将个体苦难升华为群体悲剧,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现代语境中,虽多用于描述灾难场景,但也常借喻社会问题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