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名人名言及其故事如下:
明代大学士徐溥
名言: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
故事: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徐溥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通过这种自我约束和激励,他最终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近代·沈从文
名言: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
故事: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严格的自律。他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修改,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作品,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名言: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和自律,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深度。他的自律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北宋·王安石
名言: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故事:王安石在担任官职期间,始终保持着高度自律,勤奋治学,改革政治,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柳比歇夫
名言: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是所有美德的根源。
故事:柳比歇夫是苏联的昆虫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极致的时间管理闻名。从26岁开始,他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精确到分钟。这种自律让他完成了超过70部学术著作,涉及多个领域。
本杰明·富兰克林
名言: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故事:富兰克林列出了13项美德,包括节制、沉默、秩序等,并每天记录自己在这些美德上的表现,不断反思和改进。他的自律帮助他在个人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司马光
名言:自律是自由的第一步。
故事:司马光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警枕”。这种枕头由圆木制成,睡觉时只要稍微翻身,枕头就会滚动,人就会惊醒,从而继续读书。
柳传志
名言: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故事: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在守时方面表现出色,多次会议中几乎不迟到。有一次,他为了不迟到,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这些名人通过自律的故事和名言,展示了自律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性。自律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能够带来长远利益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