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新月派诗歌创作理论的“三美”主张,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建筑美
《再别康桥》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首尾呼应,如“轻轻的”和“悄悄的”这样的叠词的使用,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
音乐美
诗的节奏轻快流畅,音节和谐,大多是两个或三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体现了音乐美。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效果。
绘画美
诗中选取了丰富的词藻,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象和美丽的境界。如“金柳”、“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使诗歌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通过这些方面的表现,《再别康桥》不仅实现了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理论,还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离别之情,成为新月派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