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号作战是日本在二战末期制定的一项全面本土防御计划,也被称为“玉碎”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美军即将登陆日本本土时,通过大规模的抵抗,试图以巨大的牺牲来迫使美军停火,并最终寻求有利的停战条件。
计划背景
日本在1945年1月的“吕宋之战”中失利后,大本营意识到继续抵抗已无法改变战局,因此决定发动“决号作战”。
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推进,日军预计美军将在1945年10月下旬对九州岛发起进攻,因此计划在10月初将陆军总兵力扩充到315万人,并动员大量海军、民兵和飞机参与作战。
计划内容
兵力动员:计划动员315万陆军、150万海军、2800万民兵以及10000余架飞机。
部队编制:包括53个步兵师团、2个战车师团、4个高射师团、22个独立混成旅团、7个独立战车旅团和3个警备旅团,以及两个航空军(自杀式飞机1600架、普通飞机900架)。
战略目标:通过大规模的本土防御战,尽可能多地消灭美军,以迫使对方接受对日方有利的停战条件。
计划特点
全民作战:计划不仅动员了正规军队,还鼓动包括儿童和女性在内的全体国民参与战斗,形成全民作战的局面。
玉碎精神:强调“玉碎”精神,即不惜以同归于尽的代价消灭敌人,体现了日本极端的抵抗意志。
计划结果
尽管日军在“决号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未能改变战局,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决号作战”是日本在二战末期为了应对美军登陆本土而制定的全面防御计划,尽管计划中充满了极端的抵抗意志和全民动员,但最终未能改变日本的战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