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包含了许多名言名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孟子》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恭者不侮人,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教导,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