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代指农事”的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直接以“桑”指代农事的诗句
1. 《诗经·小雅·常棣》:“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以桑梓代指故乡,间接体现农事)
2. 《孟子·梁惠王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明确用桑麻指代农事)
3. 《汉书·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以桑梓代指故乡,含农事背景)
4. 《新唐书·韩琬传》:“夫流亡之人非爱羁旅、忘桑梓也。”(桑梓指代故居及农事)
5. 《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以桑梓代指故乡农事)
6. 《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宪副》》:“使天下遡其桑梓。”(桑梓代指故里农事)
7. 《清沈从文《王谢子弟》》:“农会当然愿意服务,因为一面是为桑梓服务。”(桑梓代指故乡农事)
二、以“桑麻”指代农事的诗句
1. 《孟子·梁惠王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麻整体代农事)
2. 《汉乐府《陌上桑》》:“蚕桑所自娱,小吏无所畏。”(通过蚕桑体现农事)
3.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以蚕桑代农事)
4. 《清戴名世《袁石宪副祭文》》:“桑梓精悍,可召募。”(桑梓代指故里农事)
5.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陈藏器《后汉书·东夷传》。”(虽为药学著作,但引用汉代典故体现农事关联)
三、其他相关诗句
《诗经·小雅·七月》:“蚕月条桑,女执遗筐。”(具体农事活动描写)
《陶渊明《拟古·其九》》:“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以种桑代农事)
《陆游《村居书事》》:“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通过对比体现农事辛劳)
注:不同文献中“桑”与“麻”的组合(桑麻)更常见,但单独用“桑”代农事的诗句亦存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