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的故事在历史上不乏其人,其中 白居易和王七的故事尤为典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多个重要官职。他初到苏州任刺史时,面对地方事务繁杂,他谢绝宴请,专心政务,迅速熟悉情况,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好评。他坚信自己天资有限,唯有勤奋才能弥补不足,这种精神后来凝练为成语“勤能补拙”。
王七,古代青年,天资平平,学艺迟缓。他坚信“勤能补拙”,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练习,最终成为技艺高超的工匠,其故事也传为佳话,激励了无数后人。
这两个故事都深刻诠释了“勤能补拙”的真谛,即无论天资如何,通过勤奋努力,都能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