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廉洁自律是一个党员干部的生命线,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关键要增强思想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个人能否保持廉洁,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藏于内心的私心杂念,往往难以被窥见,又极具诱惑力。每个人都有心中之贼,一旦放任不管,眼睛就会被蒙蔽,就容易误入歧途。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欲望过度就成了贪欲,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必然导致思想信念动摇,道德修养滑坡,言行举止失范,最终栽进罪恶的泥潭。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第二十》
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要看到,人之为人,不做欲望的奴隶而做欲望的主人,才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
为官者应保持清廉,不贪图私利,不拍马溜须,做到勤勉、节俭、清廉、廉洁,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为师者,见贤思齐,多修为人之德;为政者,见莲生廉,多想贪腐之害。
教师应效仿贤能,提升自己的品德;为政者应以莲花为榜样,时刻警惕贪腐的危害。
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清廉能够树立威信,吸引人心,凝聚力量。
贪欲自古迷心窍,犯罪历来法难容。
贪欲会使人迷失心智,犯罪行为终究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从政以民为本,倡廉以慎为要。
从政者应以民为本,注重反腐倡廉,保持谨慎。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端正思想是修身的基础,修身是整顿家庭的前提,家庭和睦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国家治理好才能使天下太平。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对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这些名言能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正廉洁,做到公私分明,勤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