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正能量经典语录包括: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
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句深刻昭示:外在之困难,常可轻易克之;然内心魔障,方为最艰之敌。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时留下的一句,尽显其一生坦荡,内心光明。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实践方可出真知,唯有历经诸事之磨砺,我们方可真正实现成长。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