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唐代:权德舆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七夕》唐代: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唐代:李贺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七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鹊桥仙·七夕》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醉答君东》明代: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壬申七夕》唐代: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这些古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多种情感和景象,从相思离别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