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家庭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长可以指引孩子的教育,也可以是孩子纠正家长的教育,还可以是"和平探讨"出"真理"的共同进步的教育。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生活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养成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家教工作永恒的主题。
望子成龙父母求,子不成龙反成虫;
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增广贤文》)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治家格言》)
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小儿语》)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爷娘。(《小儿语》)
事亲须当养志,爱子莫令偷安。(《增广贤文》)
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
真正的教育不在口训而在与实行。——卢梭
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比用法律和批评更能成功。——德谟克利特
唯一有说服力的教材是榜样教材。生活比学校更能提供这种教材。——卢梭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表扬孩子要公开进行,批评孩子要单独进行。
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第斯多惠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31.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王永彬
32. 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33. 男人要“刚”。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34. 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35. 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