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来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一、基本含义
形容来得很晚,常用于描述人行动缓慢或迟到。例如:
"她总是姗姗来迟,真让人着急"
"会议开始后,他姗姗来迟,影响了整体进度"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姗姗来迟(二者为同义词,可互换使用)
反义词:争先恐后(形容积极向前,与迟到相反)
三、成语出处
最早出自汉代班固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原文为:
>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此句描述汉武帝思念亡妻李夫人,方士少翁以诗赞其出现时虽晚却仪态优雅。
四、补充说明
其他含义:
在古诗中,“珊珊”还指玉佩碰撞声(如《三更急雨》)或风雨声。
用法特点:
该成语多作谓语或宾语,例如:"她姗姗来迟地走进会议室"。
综上,珊珊来迟通过典故演变为描述迟到状态的成语,兼具文学性与现实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