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曼:
思,容也。曼,引也。寓意行成于思。
玄之: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观复: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寓意探索万物规律和真理。
若谷:
“旷兮其若谷”,比喻山谷。
善渊:
居善地,心善渊,体现深沉与善良。
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清宁: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希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寓意低调与内涵。
道可道:
取自《道德经》第二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
取自《道德经》第二章:“名可名,非常名”。
常无欲:
取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常无欲,以观其妙”。
观其妙:
取自《道德经》第十三章:“观其妙”。
无相生: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虚其心: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知无欲: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知无欲,则心自静”。
和其光: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和其光,同其尘”。
心善渊: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生一: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玄之又玄:
取自《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难易相成:
取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功成弗居:
取自《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和光同尘: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无为而治: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善若水:
取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善不争:
取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微妙玄通:
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静之徐清:
取自《道德经》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虚极静笃:
取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致虚守静:
取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常无为:
取自《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1. 知和曰常:取自《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32. 不言之教:取自《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