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都是中国古代的成语,它们分别出自不同的经典文献:
“居安思危”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
原文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思是,在安定的环境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只有思考了,才会做好准备,做好了准备,就不会有灾祸。。
“未雨绸缪”
出自《诗经·豳风·鸱鸮》。
原文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意思是,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这两个成语都体现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预防未然的智慧,被广泛引用在各种场合,提醒人们在顺境中也要保持警惕,做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