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百遍而义自现见为主的名人事例?

时间:2025-03-17 10:17:40 经典文案

以“读书百遍而义自现见”为主旨的名人事例包括:

鲁迅: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并获得金质奖章。他利用南京鼓楼街头的金质奖章换书,并购买红辣椒来驱寒坚持读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

王亚南小时候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读书,特意将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他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睡觉,迷糊中床向短脚方向倾斜,他立刻惊醒继续读书,最终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苏东坡:

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后来经老翁指点,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通过勤奋读书,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郭沫若: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华罗庚: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两个阶段,通过反复阅读,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侯宝林:

侯宝林以抄书的方式刻苦读书,积累了大量知识,最终成为著名的相声大师。

董遇:

三国时期,魏国儒宗董遇生活贫苦,但他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读书学习,最终写出两本书籍,引起轰动。他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反复阅读来领悟书中的真谛。

这些名人的事例都表明,通过坚持不懈地多次阅读,可以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