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谐音的笑话

时间:2025-03-17 08:17:53 经典文案

纨袴子弟写错别字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沈石田收到礼物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哑巴买枇杷

从前有个公子哥,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学习,常常念白字,写错字,笑话出了一大堆。有一天他的妻子病了,想吃枇杷果。他打发仆人去买,那个仆人是个哑巴,他就写了个纸条,比划着叫仆人去水果摊买吃的东西。哑巴不识字,出了门,到了水果摊前,把条子往上一递。卖水果的认识字,一看就笑了,指着对面的乐器店,叫他上那儿去买。哑巴进了乐器店,店主一看也乐了,在纸条上又写了一句:“这东西没有整三斤的,所以没法卖。”哑巴拿着纸条回来了,公子哥一看他空着手就火了。哑巴把纸条递了过去,公子哥更火了:“怎么没法卖,真是胡说!”他妻子拿过纸条一看,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原来公子哥把枇杷写成了琵琶。

县官写礼单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到:“‘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到:“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这些笑话都利用了“枇杷”与“琵琶”的谐音,通过写错别字或误解词语的意思,制造出幽默效果。希望这些笑话能给你带来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