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关于诚信的文言文?

时间:2025-03-16 23:31:26 经典文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战国墨翟: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战国子思《礼记·中庸》: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唐代李白《酬崔五郎中》: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人背信则名不达

人背信则名不达。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杀猪示信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些文言文名句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涵盖了与朋友交往、个人修养、治国理政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诚信在中华文化和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