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的作者并非朱熹,而是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朱柏庐。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是江苏昆山县人。他编著的《朱子家训》原名称做《治家格言》,在清末民国初被改称《朱子家训》。
尽管有人可能会误认为《朱子家训》的作者是南宋的朱熹,但实际上,朱熹并没有编写过这个名字的家训。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宋明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朱子”。他继承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儒学,体现了儒学的与时俱进。朱熹的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儒家的思想经其整理注释才普遍为人所了解。
因此,我们背诵的《朱子家训》实际上是朱柏庐的作品,而非朱熹所写。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家庭道德为主,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是一部广为流传的道德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