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是指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形状。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同时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导致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形状会随时间变化。月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八种:
新月:
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完全背向地球,看不到月亮表面,只能看到黑色的月盘。
峨眉月:
也称为初弓月,是月球开始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显现,形状像一条弯弯的月牙。
上弦月:
月球距离太阳约90度,只能看到半个月球表面,形状像一个半圆。
盈凸月: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多,月亮呈现凸起的半圆形。
满月:
月球距离太阳约180度,可以看到整个月球表面,形状像一个圆盘。
亏凸月: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少,但仍然呈现凸起的半圆形。
下弦月:
月球距离太阳约270度,只能看到半个月球表面,形状像一个倒半圆。
残月:
也称为暗月或香脂月,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继续减少,形状像一个细弯的钩子。
这些月相的形成是由于月球在其轨道上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变化所致。通过观察月相,人们可以了解月球的相位和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