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是沈石溪所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8年11月出版的现代儿童文学故事选集。该书讲述了一头即将步入坟墓的战象嘎羧,它要与曾和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但猎手觊觎价值连城的象牙,一路悄悄尾随在老战象身后。老战象用尽生命中最后的力量,与同伴们会合,与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会合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3年,当时西双版纳的象兵在打洛江畔与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这头战象就是嘎羧,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嘎羧在寨子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显得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睡。有一天,嘎羧突然十分亢奋,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原来,它是想要自己的象鞍。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它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原来,它是想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太阳升到了槟榔树梢,嘎羧离开了打洛江,钻进一条草木茂盛的箐沟。在一块平缓的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来,开始挖掘一个坑,准备将自己埋葬。它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