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出自柳宗元的《陆文通墓表》,形容藏书之多,充栋宇而汗牛马。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出自黄庭坚的《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强调藏书对于子弟教育的重要性。
“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
出自黄庭坚的诗,表达了自己藏书虽多但未能尽阅的遗憾,甚至想借荆州之地来存放这些书。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
出自黄庭坚的《题胡逸老致虚庵》,认为藏书可以教育子孙,但过多的财富遗留给子孙反而可能带来灾难。
“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出自黄庭坚的诗,描述了自己辛勤抄书的情景,心醉于六经之中,仿佛在田间劳作一般。
“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出自黄庭坚的《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赞美藏书之多,仿佛佳人的鬓发上雕刻着文字,胸中藏有万卷之书。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表达了自己一生喜欢藏书,认为藏书比珍宝还要珍贵。
“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
出自黄庭坚的诗,形容藏书之多,仿佛石穴中藏有万卷之书,种下的玉如同云一般,具有千古灵气。
“家藏书万卷,子孙未为贫。”
出自邓林的《和钱参政示子诗韵四首·其四》,强调藏书之多,认为即使子孙不富裕,有了这些藏书也是一种财富。
“万卷藏书不厌贫,一编聊复寄閒身。”
出自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贫寒,但藏书丰富,足以慰藉心灵。
这些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藏书的丰富和珍贵,体现了古人对书籍的热爱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