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入曹营的经过和结果如下:
徐庶帮助刘备击败曹军: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作为刘备的谋士,帮助刘备成功击败了曹军,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
曹操诱骗徐庶:
曹操得知徐庶的重要性后,设计将徐庶的母亲骗至许都,并伪造徐母的书信,诱骗徐庶前来曹营。
徐庶的犹豫与决定:
徐庶收到伪造的书信后,心急如焚,但为了母亲的安全,他不得不忍痛向刘备辞行,并前往曹营。
徐庶在曹营的表现:
尽管徐庶进入了曹营,但他并没有消极怠工,而是积极工作,最终官至御史中丞。然而,也有记载称他在曹营中表现活跃,曾向曹操提出过一些建议。
徐母的自杀:
徐母得知儿子被曹操骗走后,非常愤怒和悲痛,最终选择自杀,以此来断绝与曹操的关系。
徐庶的忠诚与承诺:
尽管徐庶在曹营中任职,但他始终忠于刘备,并没有为曹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计策。他向刘备表示,由于曹刘两家的敌对关系,他终生不会向曹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计策。
徐庶的后续:
在赤壁之战前夕,徐庶假意识破庞统的连环计,并向庞统讨要脱身之计。后来,他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往关中,曹操同意了他的请求。徐庶在关中期间,虽然没有再回到刘备身边,但也没有为曹操提供任何计策,从而成全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献一谋”的名声。
综上所述,徐庶进入曹营是由于曹操的计谋和他对母亲的孝心,他在曹营中虽然有所作为,但始终忠于刘备,没有为曹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计策。徐母的自杀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刘备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使得徐庶在历史上的形象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