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成语和歇后语?

时间:2025-02-20 07:03:48 经典文案

《西游记》中的成语和歇后语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例子:

成语

花容月貌:

形容女子美貌,如《西游记》中描述女儿国国王的容貌。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制服妖魔鬼怪。

洪福齐天:

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如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的祝福。

火眼金睛:

原指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今蝉脱壳:

指使用计谋而逃脱,如孙悟空多次化险为夷。

划地为牢:

指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如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有时表现得非常糊涂。

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如孙悟空的洞察力。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如唐僧师徒见到美食时的喜悦。

梦想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如孙悟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的心态。

念念有词:

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如唐僧念经时的情景。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来,如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在取经路上的表现。

歇后语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不浮躁,也形容人按规章制度办事。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指美好的事情往往需要经历许多磨难才能实现,用来比喻要想成功,必须经历很多困难和挫折。

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即反咬一口。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具有无边的法力,对付孙悟空这样的角色对他来说非常容易。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

形容事情容易得到,不费力。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

比喻初到陌生地方,不知情况。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形容一下子把东西捞光。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形容名不副实。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形容说话或做事圆滑。

尖担担柴——两头脱:

形容两头不讨好。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

形容外表看起来普通,但内心聪明。

狗咬尿泡——空欢喜:

形容白高兴一场。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

形容表面强硬,实则外强中干。

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形容做事不费力。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形容严重的隐患。

孙悟空住在水帘洞——称王称霸:

形容占据有利地位,自称为王。

孙悟空照镜子——猴里猴气:

形容行为举止像猴子一样顽皮。

孙悟空遇到如来佛——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形容面对强大的对手,无法施展自己的法术。

孙悟空听见紧箍咒——头痛:

形容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警告。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形容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和能力。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降妖拿怪:

形容勇敢善战,能够战胜邪恶。

孙悟空七十二变——花样多:

形容变化多端,本领高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