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则问,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及其弟子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论语》中的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它鼓励人们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积极向他人学习,不因自己的地位或知识水平而有所偏见。
在《论语·公冶长》中,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是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被称为“文”,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向他人学习的必要性,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学习理念。
此外,虽然“不知则问”这句话也出现在《非十二子》中,但它是荀子的名言,与“不耻下问”出自同一篇文献的情况不同。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确定“不知则问,不耻下问”是出自《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