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中秋月》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种思想感情:
对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的喜悦:
诗中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并通过月色的美好和“人月圆”的愉快,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
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伤与感慨:
诗人在诗中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用“明月明年何处看”来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感慨,暗示了与亲人短暂的相聚后即将再次分别的命运。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苏轼通过描绘月亮的姿态、天空的气息和人们的思绪,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月色的细微体察,表现了人类永恒的母题——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孤独感。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
尽管诗中有对离别的哀伤,但苏轼最终还是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综上所述,苏轼的《中秋月》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