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子贡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他认为孔圉(孔文子)被称为“孔文子”有些评价过高,因此向孔子请教。孔子解释说,孔圉虽然地位不高,但他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赐给他“文”的称号。
牛顿与哈雷
1684年,哈雷到牛顿的寓所拜访,讨论天文学问题。牛顿拿出他关于“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非常惊讶,认为这是伟大的论证和著作,但牛顿没有轻易发表,而是经过长时间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发表。
李白与磨铁杵的老婆婆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一天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杵,深受感动,从此用功读书,最终成为文豪。
万斯同与书房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万斯同小时候因为贪玩在宾客面前丢了面子,被父亲关到书房里。他通过阅读《茶经》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最终成为一位通晓历史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的编修工作。
贝罗尼与英国女游客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在日内瓦湖边画画,被三位英国女游客批评。他虚心接受批评并修改画作,之后还礼貌地向她们道谢。第二天,当她们再次遇到贝罗尼时,羞愧地跑掉了。
苏格拉底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且著作等身,但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牛顿与家族史
物理学家牛顿一生不愿意宣扬自己,当他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并请他寄一份自传时,他谦虚地拒绝了,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写的。
爱因斯坦与自传
爱因斯坦在世时已经是声誉显赫的物理学家,但他对报刊上的宣传和赞扬十分厌烦,甚至不愿意被人当作偶像,他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请教他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谦虚是成功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