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
“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庸》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劝世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力到处常行好事,礼亏处常存好心。”
《太上感应篇》
“行善积德,无不报之。”
《庄子·人间世》
“心存善念,天下皆安。”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雍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宪问》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些古文都强调了真诚和善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修养、家庭关系还是社会交往中,都应以真诚和善良为准则。希望这些引用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