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政名言?

时间:2025-03-11 07:41:23 经典文案

孔子的仁政名言主要体现了他的政治理念,即 以德治国,强调仁爱和道德,认为君主应以德治国,以仁爱和公正来治理国家,而非仅靠权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仁政名言:

行仁政,然后得人和。家和而国昌。家者国之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子为政焉用杀?……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孔子对仁政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