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钻研学问为乐的名人事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牛顿: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董仲舒: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李白: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她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陈平:
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最终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陶弘景:
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最终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
厉归真:
五代画虎名家厉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
宋朝科学家沈括在阅读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对山上的桃花盛开时间感到疑惑,于是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最终解开谜团,并写出了《梦溪笔谈》。
孔子: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甚至在被问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时,他也认真回答,展现出他好学不倦的精神。
爱迪生: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喜欢亲自去试验,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他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名人的故事都展示了他们对学问的热爱和钻研精神,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他们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勤奋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