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是巴金创作的一部描写家庭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生活重压下的破裂过程。小说以汪文宣、曾树生和汪母三人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经历,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和病态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故事发生在1944年至1945年的重庆,背景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战时首都”。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他们曾经满怀理想,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然而,随着抗战的爆发,他们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两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家庭矛盾重重,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最终家庭走向破裂。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汪文宣、曾树生和汪母。汪文宣是一个充满理想但命运多舛的小知识分子,他在抗战时期沦为书局校对员,生活艰难,最终因肺病去世。曾树生原本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但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她不得不妥协,最终成为银行的“摩登花瓶”,她的离开和归来都充满了无奈和痛苦。汪母则是一个思想守旧的母亲,她对儿媳曾树生有着复杂的情感,既关心又担忧,最终带着孙子回了昆明老家。
《寒夜》通过这个家庭的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揭示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和社会的病态。小说以汪文宣的死作为结尾,象征着理想在现实面前的破灭,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