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以下是其主要内容概括:
回忆童年生活
作品以鲁迅的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前七篇主要反映了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则叙述了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日本留学,最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抒发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抒发了作者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例如,书中对保姆长妈妈的描写,充满了敬意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
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丑恶和不合理现象,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例如,《二十四孝图》通过对古代孝子故事的描写,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批判旧文化和教育
鲁迅在书中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例如,《狗·猫·鼠》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五猖会》则批判了旧时教育的无情和可笑。
描绘社会风貌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封建社会、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残。
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朝花夕拾》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也是鲁迅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例如,《藤野先生》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综上所述,《朝花夕拾》通过回忆鲁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揭露了社会的丑恶现象,批判了旧文化和教育,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