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林晓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林晓,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林晓的家境贫寒,父母每日辛勤劳作,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家中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这成了林晓了解外界的窗口。通过它,林晓听到了城市的车水马龙、科技的日新月异,也第一次知道了“大学”这个充满魔力的词汇。从那时起,一颗名为“大学梦”的种子,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悄然种下。村里的学校条件简陋,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师资力量也极为薄弱。但林晓从不抱怨,每天天不亮,他就伴着第一缕晨光起床,借着微弱的灯光诵读课文。课堂上,他总是全神贯注,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第一个高高举起小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压力逐渐增大,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辍学,回家帮父母务农或是外出打工。每次面对这样的离别,林晓心中都五味杂陈,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走出大山,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年轻时,他去拜访一位老前辈,老前辈住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里,当富兰克林昂首挺胸大踏步进门时,“嘭”的一声,他的额头重重地撞在了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低头也是做人的姿态啊!”富兰克林记住了老前辈的话,低调做人,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了他的事业。
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这些故事都充满了励志的精神,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坚持、勇气和希望的力量。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励你,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